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 二手房 / i医M冷敷贴正品价格
662 收藏
成功了

i医M冷敷贴正品价格 出售中

15 面议 价格
82室59厅28卫 户型
71 面积
未知小区 息县-息县 微信bk4392
单价0元/㎡
楼层/共层
装修毛坯
类型公寓
年代未知
朝向朝南
挂牌
我要举报 如发现房源虚假,请马上举报
个人房源
微信bk4392先生

****

点击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该房源已成交,联系方式已屏蔽
房源描述
i医M医用冷敷贴代理怎样找货源【合作微信:bk4392】 招代理啦,厂家批发价格,无需代理费用,无需囤货,支持一件代发,加入我们的代理团队,图我拍,文案我写你只需每日更新朋友圈广告,不管你是上班族、学生还是全职妈妈,只要你想赚钱,就加我!



  原标题:挖财董事长李治国口述实录:这是我历过最深重的劫

  来源:创业邦

  邦哥推荐:坚持前行……战胜逆境和对手,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我们崛起。

  来源丨丑故事(ID:chougushi)

  讲述丨李治国

  采写丨团团

  编辑丨木木

李治国,1977年出生于河南济源,现居杭州。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口碑网创始人,挖财董事长兼CEO,天使投资人。

  终于熬过来了。终于可以和P2P彻底告别,说再见。

  这一劫,“挖财”团队从1400多人打到300余人,跌至谷底了。

  从1999年离开郑州,投奔阿里巴巴开始计算,我创业20余载,这是我经历的最深最重的一“劫”。

  P2P,曾经红得发紫的的创业赛道,2017年底开始演变为创业的炼狱。大量企业资金链断裂,投资者血本无归。

  P2P,这个曾经被大力鼓励的商业模式,到了它被彻底否定和清算的最后关头。

  整个行业出生的时候都没有“身份证”,现在遭遇“一刀切”。浙江没有一个公司例外,全部清退。

  有的公司爆雷了,老板跑路,企业倒闭;有的公司被立案,公司内外人心惶惶。

  我们始终把投资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6月8日,“挖财”提前完成了P2P业务清退,出借款本息已经还到了出借人账户。

  走到这里,我可以说,我们终于走出了创业的幽暗山谷。

  可以坐下来喘口气,可以抬头看看天色。

  也可以和老朋友见见面,聊聊天。你们林总约我坐下来聊聊,好好整理一下创业20年来的经历、故事和教训。

  我和林煜

  就从参加阿里巴巴那一天开始说起吧。

  成为阿里巴巴员工,工号46

  1999年,我在《中国经营报》上看到了一篇马云的专访,心中油然而生“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

  这时的阿里并没显得多么高大上,马云只是想把阿里巴巴做成一个网上集市,有需求的人都可以来开店,做生意。

  心血来潮,我给阿里客服写了一封一万字的长信,大谈自己对外贸电子商务的想法,还提了不少建议。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这之前,我在河南郑州和一位志趣相投的老乡,他写代码,我做网页,在一位女老板的投资下,搭建了一个B2B网站“中华商贸港”,有点像贸易类的阿里巴巴。

  给阿里巴巴的信寄出没多久,我就收到了蒋芳(现任阿里合伙人)的回信。信很长,我提的每一条建议,她都一一作答,我又惊讶又感动。

  好感立刻转化为行动。我点开了阿里巴巴首页的招聘广告。跳出来一句话:

“If not you, who?

If not now, when?”

(此时此刻,非你莫属)

  它一下戳中了我的心。

  1999年10月,22岁的我一个人提着巨大的绿帆布旅行包,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来到杭州。

  我从火车城站下车,天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滴飘落在脸上,有点凉。空气中有潮湿的泥土气味,混着草木的清香。

  坐上11路双层公交车,我找了个靠窗的座位。车越往西开,马路两旁的高楼就越少。我在文一西路古墩路口下车,来到一个小区的大门口。

  “湖畔花园”四个金色大字跃入我的眼帘。站在小区门口往里张望,只见一幢幢精致的小楼,掩藏在密密的绿荫中。

  我投的岗位是网站策划,心里挺没底的,想试一试,实在不行再试试编辑,总之要加入这家公司。

  面试我的有三个人:拿着本子特认真问问题的孙彤宇(后来任淘宝网总裁),上来就一口流利英文的雷文超,亲切到毫无距离感的彭蕾。

  彭蕾问我,你后不后悔来这样的阿里巴巴?我不懂她的意思。

  她说,很多人听公司地点在小区里,就不敢来。女孩子来面试都带着男朋友。

  我说:“很高档啊,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小区。”后来钱江晚报采访彭蕾,写了篇文章叫“这个土八路招对了”。

  噢,还有一个人印象特别深刻,我在一楼客厅等待的时候,走过路过许多人,就谢世煌过来打招呼,一点不把我当外人,问长问短,是个自来熟。

  12月16日,我正式成为阿里巴巴的员工,工号46。我是阿里第一个从外省招聘的员工。

  2000年春天员工大会,在湖畔花园

  诚信通,阿里最早“印钞机”

  这是一家很不一样的公司。

  推开房门,你会看见屋子里,大家穿着很休闲随意,但每个人的脸都紧盯着电脑屏幕,很专注。

  早上9点上班。晚上六点,大家一起吃个晚餐回来再继续干,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没人抱怨。

  每个夜晚,我都呆在电脑前,埋头工作或自己学东西。这里的氛围让人有用不完的力气,一心只想去拼。

  晚上,大伙儿围着一张大圆桌吃饭,有说有笑的。吃完饭就一起玩杀人游戏。工作日,小区里空空荡荡,就剩阿里这伙人了。

  我比较内向,看着一帮干活那么起劲的同事,饭后还能一起玩之前听都没听过的思辨游戏,我感觉就像在做梦。

  网球场,乒乓球桌,棋盘,全归我们。我打乒乓球还可以,很多同事都是在球桌上熟络起来的。

  湖畔花园的日子,真是梦幻。三五十个人全情投入,去拼一个共同的事业,向着一个共同的梦想。这就是创业最极致的境界了,到现在我也这样认为。

  开始时,我负责网站的策划和设计,岗位职责像现在的产品经理。以前自己做,脑子里的想法都是随意画出来,在纸上涂涂写写,比划着跟技术员交流。到阿里后,行不通了。

  我们有位考过微软认证师的女工程师,我的需求基本与她对接。每次去提需求,都被骂回来,让我重新按格式修改。次数多了,我很怕去找她,一想到要提需求,就头皮发麻。

  但不得不去啊,只能自己克服,学着别人以前的文档写,一遍遍修改,后来还买了本《软件需求》自学。我挺感谢这位女工程师的,没有她的严格要求,我只会原地踏步,无法突破。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阿里开始要求做收入。

  2000年元旦,第一张阿里全家福

  “中国供应商”打头阵,一家企业收2-3万的费用。我觉得这个业务可以更加模版化,同时降低价格。

  于是我们组建了一个团队,我是产品经理,吴泳铭是技术主管,做付费会员的项目,后来起名叫“诚信通”。

  “诚信通”刚上线时,我们天真地以为会爆单,结果运营下来,一天没几单。上线第一个月,有几十万收入,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能养活团队了。

  我根本没站在马云的角度去思考,整个公司几百人都指着“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盈利,这点收入远远不够。

  2004年,我们开始尝试电话销售,这个法子在互联网公司最早也是阿里用起来的,简直是王牌。

  印象很深,传真机就像印钞机一样,汇款单哗哗哗往外打,一张接一张。很快,“诚信通”的收入破亿了。

  我们从天天憋在会议室里吵架,到可以出去包个酒店开开战略会议了。

  可是我内心越来越纠结……

  2002年,华星科技大厦合影

  辞职创业,这次我没听马云的

  2004年4月的一天清晨,我有心事,很早醒来,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上网,收到马云通过“雅虎通”发来的消息。全公司只有他在线。

  马云刚到美国。聊了几句后,我鼓足勇气,打下一行字:“马总,我想离开阿里去创业。”

  “你今年多大了?”马云问我。

  “27。”我回答。

  “你年龄还没到,在阿里再锻炼两年,再出去创业。我马上要参加一个论坛,我们回去再说。”马云说完,下线了。

  这次,我没听马云的。

  第二天一早,我正式提出辞职。入职四年半,阿里的“五年陈”金戒指没拿着。

  辞职创业的想法在我脑中盘旋已久,一股越来越强的感受在心里涌动:如果不迈出这步,未来一定会后悔。

  自从背井离乡来到杭州,我最大的困扰一直是住房问题。开始,我临时找了个地方过渡。三个月后搬到古荡新村,拉了两个同事一起住,租金每月900元。

  租房是个信息不对称的领域,你站在小区门口,看着一栋栋高楼,但不知道哪一户在出租。房东找不到房客,房客不知道房东在哪里。如果通过中介,费用又十分高昂。

  一番分析之后,我发现,租房的买卖双方都存在客观的数量级,阿里巴巴模式在这个细分领域也能成立。

  当年的阿里巴巴只有B2B业务,淘宝网还只是个雏形。在整个市场中,生活服务领域几乎无人踏足。

  生活服务领域还有一两年的窗口期,我要笨鸟先飞,抢占先机。离开阿里,我做了一个叫“易赁网”的BBS。

  有一次和朋友吃完饭,我们一致觉得餐厅服务和菜品质量都差,心想能有个网站可以发发牢骚、评价评价就好了。

  “口碑网”的名字,源于一次朋友聚餐,一桌十来个人七嘴八舌讨论某款产品的“口碑”。突然灵光一闪,“口碑”这个名字不错啊。

  没吃完饭,我便骑着自行车飞奔回家,打开电脑查询“koubei.com”的域名是否被注册。幸好,它和我的缘分够足。

  2004年6月,我在古荡湾新村租下一个十几平方的小房子。怀揣着在阿里四年多省吃俭用挣下的8万块钱,正经开始创业。我将4万放入公司用作运营,剩下的4万用作生活费。

  但投入像无底洞,很快,钱烧得差不多了——钱远比我想象的不经用。不过我还是打算至少坚持两年,两年一般能看到一定的结果。

  合并:雅虎上半身,口碑下半身

  我尝试找VC融资。投资人认为生活服务投入巨大,短期看不到收益,纷纷表示不看好。

  找了好几个投资人,都没有下文。我有些沮丧,走了一圈,发现大家并不知道“李治国”是谁。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么好,一从阿里离职就有一堆VC冲上门来。

  苦熬了两年。转机来自马云夫人张英。她刚离开阿里,找我聊了聊,又过了一年以后,她以个人名义投资200万元人民币,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宣布全资收购雅虎中国。不久,马云找到我,问我口碑网日后的打算:“你是想让口碑独立上市呢,还是回到阿里一起干针对To C的事?”

  我意识到生活服务是长期的事业,在马云第二次到湖畔花园见到我时,我确定了要接受阿里投资,并长期坚持到底的想法。

  2006年10月26日,出于对于To C板块的布局,阿里巴巴先后两轮以1500万美元的出资额,正式战略投资口碑网。

  可是雅虎中国并未出现骄人成绩。经过多次改版,无论搜索引擎,还是综合门户,排名都未进行业前三甲。

  阿里巴巴开始重新审视雅虎中国的未来走向,提出了雅虎和口碑合并的构想。

  雅虎是“上半身”,有视野,有品牌,有流量;而口碑网负责“下半身”,懂生活服务,有执行力。

  作为阿里的老员工,我没有多想便答应合并,我觉得自己应该站在集团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回想起来,那时的人生就像在跑高速公路,快速飞驰着,还来不及想,就已经开过去了。走到跟前一看,才发现旁边的出口是去上海的,走上了一条未知道路。

  这时,口碑网注册用户数已达千万,居分类信息行业第一。其中黄页仅次于大众点评网,日UV已经达到220万。但这与雅虎中国每天1亿的PV相比,仍然不可同日而语。

  站在阿里的角度看,合并或许是最好的结果。2008年6月,雅虎中国与口碑网正式整合成“雅虎口碑”。

  为了把流量导向口碑网,雅虎中国首页为口碑网开辟了新入口,口碑网分类信息的类目全部放到雅虎首页。

  但事与愿违,这一整合只为口碑网带来100万的日PV,相当于口碑网当时2000万PV的5%流量。用户有自己的需求,他们的想法跟我们的预设并不一致。

  之后,“雅虎口碑”连换数任总裁,每个人对分类信息和黄页的认识都不同,每个领导都跃跃欲试,“雅虎口碑”经历着整合的痛苦。

  2008年初我把口碑交给阿里时,阿里投给我们的1500万美元,还有1000万美元趴在账上。

  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公司走向正规化后,每个岗位都要可以被替换。但这个理论不适用于创业公司,不适用于创新业务。

  事后,我常常反思口碑网的原因。

  我的失误在于,尽管马云乐意倾听下属意见,但自始至终,我都没有努力争取过口碑网的自主权,这让口碑的命运变得过于被动。

  我希望自己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创始人要对自己一手打造的公司负责,带着它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次开会,马云碰到我,拍了拍我的肩膀,只说了两个字:“放开。”

  是啊,放开。放下过去,往前看。

  从阿米巴资本到挖财网:

  艰难的抉择

  2009年,我离开一手创办的口碑网,参与筹建阿里云计算公司,并担任数据平台部和服务运营部资深总监。

  在阿里云一年多,我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技术研发并非我的特长。

  2010年9月,我离开阿里云。之后,我开启了天使投资生涯。一两年后我和朋友一起创立了专注互联网早期投资的“阿米巴资本”。

  我想帮助更多创业者。创业是踩着凳子比身高,VC就是凳子。一个行业一旦有VC进入,这个行业就会被资本推动。你无法回避融资。

  我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契机,先后投资了小奥游戏、挖财、快的打车、蘑菇街、脸谱换换、二维火、花瓣网、美食行、园田居、麦苗科技、博卡、时空电动汽车、福地创业园等20多个项目,再后来还有有赞、同盾、涂鸦等等。

  从估值看,其中最成功的项目是“快的”打车、“有赞”、“蘑菇街”、同盾、涂鸦等。

  “快的”打车和“滴滴”合并,合并后估值有五六百亿美金,成为中国成长性最好的创业企业之一。

  2016年初,“蘑菇街”和“美丽说”合并,合并后估值逼近30亿美金。现在“有赞”上市部分估值也有近300亿港币了(只收购了51%部分资产)。

  2008年我拉了几个老阿里人一起学车,其中包括口碑时期的创业伙伴和她的老公赵晓炜。

  在驾校练车的时间并不多,我们四五个人时常聚在一起聊天,大家都认为移动互联网要起来了。

  有一次,我聊起自己买过的一个记账小应用,29块钱,在智能手机上用。我觉得有戏:“这个方向怎么样?”

  赵晓炜也很兴奋:“我认可这个方向。”原来,早在2000年他就在PC端自己做了一个记账系统,给自己和老婆用。

  我说:“记账这件事,从来没有人做好过。你在电脑上做过一个,能不能把它搬到手机上?你要是做,我就投资。”

  这个叫“挖财”的记账App创业项目就这样开始了,我投了30万。

  头三个月,赵晓炜是唯一全职员工,花名“元宝”。三个月后,公司有了四个人。与阿里一样,挖财最早的工作地点是湖畔花园。

  挖财早期创业团队元宝和氏璧金镶玉

  挖财是我持续投资的项目,到2013年,我共投了一千多万人民币。可是对挖财来说,这点钱远远不够。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拜访投资机构。

  我认可挖财的理由,是老百姓的钱需要管理。可是,其他投资人并不看好这支团队,因为三位创始人都出自传统软件公司,没有互联网创业经验。

  在2010年苹果推出iPhone 4前后,智能手机还处在普及阶段,挖财的下载量也多是自然流量。与美国记账用户有报税等刚性需求不同,中国用户更多是尝个新鲜。

  反映在数据上,月初都是用户下载记账的高峰期,而每年都会有老用户放弃记账,选择离开。挖财的下载量虽然已达4000万,但月活用户只有数百万。

  面对投资人的问题,我不断地这样解释:中国有13亿人,只要有1%记账就会有1300万用户。

  IDG资本合伙人李丰说,“互联网金融”的时代来了。

  李丰曾主导对宜信的投资,宜信成立时间较久,很早就开始布局线下业务,为那些无法享受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用户,提供借贷服务。

  我也意识到,中国还有很多人借不到钱,也不会理财,可以为挖财的这些用户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

  为了给挖财注入金融基因,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阿米巴资本投资过的“信策数据”——一家围绕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的公司。

  2013年10月,挖财对外宣布收购信策数据,信策创始人顾晨炜出任挖财总裁。

  李丰投资挖财的一个前提是:你李治国必须进来。否则,他感觉投资风险有些大。

  我和我的办公桌

  要不要从投资人的身份转回创业者?那个瞬间,我是犹豫的。对我,这是一次艰难的决择。

  理性的声音是继续把投资做好,那时候我已经投到了蘑菇街、快的打车等项目,我知道阿米巴的回报一定会很好。

  但我也知道,挖财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当初做记账也是我的主意,我需要帮助团队抓住这次转瞬即逝的机会。至于投资,把挖财做大了,还可以继续做。

  2014年2月,我正式出任挖财CEO,花名“海贝”——中国最古老的货币。

  当人们津津乐道阿里上市后多少人一夜暴富时,我正处在与投资人的紧张接洽中。

  两个月后,我们拿到了宽带资本和中金等多家投资方的5000万美元B轮融资,加上此前的A、A+两轮,累计融资金额超过8000万美元。

  我有20年互联网从业经验,顾晨炜有近20年金融业从业经验……西装革履的金融界人士和草根互联网创业者的合并,比预想的要顺利一些。

  我和顾晨炜

  合并之后的挖财成立了新公司,分为上海金融事业部和杭州移动互联网事业部。上海的团队每周都会来杭州开会,大家都很能吃苦,很讲究执行力。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探索出一条成功的经营模式,帮助公司走上良性、高速发展的轨道,同时找到一位接替我的CEO,然后回来好好做投资。

  谁知道互联网金融,有一天会天崩地裂……

  跑着跑着,创业赛道关闭了

  能不能有个平台帮大众管钱?我的这个想法在2013年率先被余额宝实现了。

  眼看余额宝火了,我们迅速组成“理财”业务团队,推出类似的货币基金产品。2013年11月18日首届“18理财日”前后,我们将销量做到了10亿元。

  理财业务发展之快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到2014年8月,理财成交突破100亿元。

  随着用户日益增多,挖财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记账。我们要做老百姓的全方位资产管家。

  挖财同时在向更专业的资产管理方向过渡,其中一个重要领域是P2P。

  P2P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主要模式,在2014年得到了爆炸式发展,成为银行体系外差异化融资服务的典型。

  P2P的本质是透明,用户知道我买的是什么,资产状况如何。真正的P2P使数据更加透明,从而降低金融风险。

  但是到了2017年底,P2P行业风云突变:不规范理财平台频频爆雷、平台无法兑付、老板跑路……

  国务院牵头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专项整治,开始行业整顿,刚开始是压降规模,再后来,是全面清退。

  银行一年不做业务,都要倒闭,更何况没有牌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大家各想各的辙。

  有的公司还“心存侥幸”,想着自己也许挺到最后,就是拿到牌照“转正”的那一个幸运儿;有的公司则已经陷入深坑中,不断恶性循环。

  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非常突然,也给挖财网业务和公司运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挖财,整个行业,都陷入了泥潭,进退两难。

  挖财团队头脑风暴

  每天在公司都能听到员工们讨论P2P,讨论这家公司,这个行业的未来。明天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停止投放广告,像一个危险的信号。大家都感觉到了风声鹤唳。优秀的人才开始流失,回到“大厂”谋生;也有些求稳的员工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

  从创业到现在,我第一次遇到这种困境:跑着跑着,创业赛道关闭了,投身的整个行业被否定、清算。

  这么多员工要生活,来自股东们的压力,随时有人举着旗子来逼你马上兑付……

  有家同行知名公司,被立案了,一群警察冲进公司。我们有同事去看了,回来说,那场面看得人背后发凉,只有“心凉”和“绝望”。

  到了2019年冬天,疫情开始肆虐。

  P2P的业务已经全面停止,清退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高管们已减薪30%-40%。退掉了好几层办公楼,原本1400人的挖财,只剩300多人。

  疫情愈演愈烈,团队伙伴们无法正常复工,有的在老家网络不畅,有的没有带电脑。

  能复工的技术部同事们连夜加班,做出一套手机端也能使用的“清收系统”。

  我们连续开了几天电话会议,讨论解决方案,清退工作不能停,一旦停下来,慢下来,后果……将无法预估。

  压抑和焦虑的气氛萦绕不散,大冬天的,有的同事甚至躲在车里参与会议,不敢让家人知道公司的“坏消息”。

  疫情震荡了经济,不还钱的人越来越多了……

  重生

  从“中华商贸港”开始,算上诚信通、口碑网、阿里云、阿米巴资本,挖财网是我的第六次创业。

  过去五次创业,我都取得了“从0到1”的成功。

  这次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劫”,我告诉自己,必须沉下心来,迎难而上……

  暂时地离开,哪怕歇口气也不可以。创业,你是司机,在驾驶车;投资人是副驾驶,帮你看着路。投资人累了,想去马尔代夫度假,是可以的;创业者不能。

  带领团队走出困境,走向胜利,这是创业激情的升格。

  早在2016年,我们就将公司使命确定为“智慧财富、人人可享”,这对公司的发展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挖财公司的绩效文化是WPS(Wacai Performance System),我们力求每一条业务线都能安全稳定运行,做好成本和风控管理。

  我们开发了挖财“智能清收系统”。它后来被西湖区政府看中,用于服务其他P2P平台的资产回收工作,逾期资产回收率提升了将近10倍。

  七年来,挖财一共兑付了近30亿元的利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选择首先保障用户的利益,兑付出借人本息。

  2020年6月8日,是挖财网历史性的时刻,我们提前兑付了出借人的本息。

  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和我的团队已经历劫结束。

  历劫之后,是重生。

  我希望变坏事为好事,总结这些年的经验和教训,继续前行。这样才对得起最后留下来的团队,和股东们的支持,以及政府的信任。

  未来,挖财将兵分几路,由几个身经百战的主管带大家继续再创业,寻找突破。这么难都过来了,还怕什么呢?

  我在学习A股市场。

  彼得林奇说,投资就找你生活中接触的公司。我看到家里厨房的恒顺醋业和海天酱油,就各买了一点,上周看回报是102%和106%。可惜家里没吃涪陵榨菜的习惯,错过了。

  我还买了宁波银行,回报80%多,他们的白领贷做得不错。还有平安银行,马明哲是传统金融系统里最有创新和互联网感觉的。

  结合对金融的深刻体验和教训,我还想看看基金能不能卖得起来。

  从低谷里爬出来,我将带着更加敬畏的心去尝试。

  下半年,我要遍访中国最优秀的基金经理们,也准备开展“投资教育”的新业务。财富管理是长久的事,不在一朝一夕。

  拜访泰旸资产的总经理刘天君

  有时,我仍会想起刚加入阿里,在湖畔花园那段梦幻般的日子:

  客厅里的旧地毯,斑驳的粉色墙纸,一用力就能拉开的破玻璃门,我们整天提心吊胆怕电脑丢了。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没有条条框框,好的创意七嘴八舌碰撞几下就有了,想到的点子立马能落地。

  一群人,有激情、很专注的干一件事,天天月月年年如此,多好啊。

  老婆一直问我:“你这样的创业状态要保持到什么时候?”

  做口碑网的时候我就答应她:再做五年,就休息。现在,大儿子已经12岁,小儿子5岁,我还是没能停下来。

  陪家人去青海甘肃旅行,我被高反、感冒和腰疼折磨得痛苦不堪,躺在车后座,一路翻看着约翰·伯格的《坚守》。这本书陪着我走完了阳关、敦煌。

  我一直记得作者在书里说:

  “坚持前行……战胜逆境和对手,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我们崛起。”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原标题:滕泰:我觉得中国现在再去把配置房产作为一个投资肯定不再是好时候

  来源:经济学家圈

  滕泰:增长不平衡性对中美经济前景的影响

  演讲全文

  各位经济学家圈的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叫做《增长不平衡对中美经济前景的影响》。

  一、美国经济增长不平衡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首先谈谈美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第一个比较明显的不平衡,就是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美国的制造业目前占它GDP的比重只有11%,而服务业占比高达79%,除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外,还有少量的农业,建筑业和采掘业等等。这么大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占比差异,就决定了美国这个国家的经济上,必然是有巨大的经常项目(商品贸易)逆差,同时也必然有比较大的服务贸易顺差。这个巨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和服务贸易顺差,实际上是由美国自身的产业结构构成所决定的,即便它不进口中国的货物,它也要进口墨西哥和其他国家的货物,所以说,这样的一种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就决定了它有发动贸易战的借口。

  其实从美国的比较优势来看或从全球的福利来看的话,美国进口制造业产品、出口服务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国际分工。每个国家如果充分发挥它的比较优势,那么贸易会促进总体利益最大化。但是,总体利益最大化具体到不同的人群,可能影响就不一样。比如说制造业如果外迁得比较严重,那么制造业的产业工人就业机会确实就减少了。

  假如特朗普连有能力改变这样的一个美国的产业结构,或者认可这样的国际分工,就没有必要发动贸易战;但如果既无能力改变,恰恰又希望将此当作发动贸易战的理由,那就造成了过去几年美国不断地跟各国增加贸易摩擦的原因——这其实是美国国内经济不平衡性所决定。

  美国经济第二个的不平衡,就是它的经济增长在具体产业、区域、人口分布上的不平衡。从2008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长其实总体是不错的,但是主要是集中在比如说加州的硅谷,西雅图,或者纽约、新泽西、波斯顿等等这些地区的一些新兴产业,主要是电子信息产业、传媒产业、文化娱乐产业、金融产业、创新药这样一些产业。也就是说,美国过去十多年的经济增长,是由少数地区、产业驱动的增长,一些中部的传统制造业、传统服务业比较集中的一些区域,没有享受到足够多的新经济增长的就业或者收入增加效应。也就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过去这些年,美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占比已经从高峰的70%以上,逐步回落到50%。

  也就是说,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增长当中,少数地区,少数产业,少数人口更多地享受了美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而有70%—80%的失落的大多数,在新经济主导的增长中受益是不够的。也就是因为上述原因,靠制造分化、煽动分裂,获得失落的多数人的支持,特朗普在四年前成功地当选为美国的总统。现在马上就到11月美国大选了,很多人都在做预测,到底是特朗普赢,还是民主党的拜登赢?但这不仅仅是喜欢或者是支持特朗普还是拜登的问题,而是美国各个不同的地区、产业、阶层的人口,决定继续选择分裂、分化、单边主义、逆全球化,还是选择重新回到包容、多元化、全球化的道路上?

  第二部分,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这种不平衡性,造成的对内利用分化、制造分裂,对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的政策,会如何影响中美关系。中美关系肯定双边来决定,但实际上在双边的关系当中,真正起主动和主导作用的,实际上是美方。很大程度上是美方的国内政治需要决定了其对中国的政策,而中国对然有一定主动权,但主要是应对。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特朗普当选,还是拜登当选,关于四个中美关系的的粗浅判断供大家参考:

  第一,大选后贸易战会有所降温。如果拜登当选的话,他已经明确表示会取消特朗普搞的这些关税政策,他认为这些关税最后都是美国消费者来承担,所以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一种拥护自由贸易主义或者全球化的人来看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如果拜登当选,毫无疑问贸易战会降温。而且拜登当选的概率在我看来还是比较大的,哪怕他是比较平庸,这个阶段也许美国更需要一个平庸的领导人而不是继续折腾。假设特朗普当选,贸易战也会有所降温。因为这几年他该使的手段也差不多了,对贸易伙伴该榨的东西也榨出来了,榨不出来再榨也没有用了。所以我觉得大选以后,不论是拜登当选还是特朗普当选,贸易战都会有所降温。

  第二个预测,科技战会升温。不管是为了国内政治需要还是其他什么目的,特朗普已经非常成功地把中国塑造成美国无二的战略竞争对手了,这个事情短期没法改变。即便是拜登当选了,他也会继续把中国当成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如果把中国当成长期战略竞争对手,科技战必然是主要的手段。

  第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或者外交竞争恐怕很难淡化或调和。

  第四个中美关系的判断就是热战可控。即便有擦枪走火的可能,总体也会保持在一个理性和可控的范围之内。因为热战不符合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的利益,不论是美国的几大科技公司,华尔街的金融集团,美国的消费者、跨国公司,都不会受益,可能只有少数美国军工企业会受益。在这样一种格局下,一旦发生冲突以后会迅速回到可控的范围之内。

  二、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这四个基本判断的前提下,谈谈中国的大循环和双循环。

  大循环和双循环是中国在当前全球战略背景下的一个应对性的选择。刚才说了中美关系是双边关系,但是现在实际上是美国主导,那我们被动地也得有个应对。我们会继续保持对外改革开放,但是在需求、供给方面,都得有足够强大的内循环的能力:如果海外的某些市场,采取比较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让我们出口受阻,那我们要有能力让它在内部循环起来,在需求市场上有内循环的能力;如果某些国家,对我们采取供应链断供的措施,那不能被人家卡脖子,供给方面也要有内循环的能力。

  内循环为主体的关键在于国内消费市场。中国在2019年的GDP总额是大概13万亿美元,而美国是20万亿美元,但两国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经相差无几:按照去年底的汇率计算,美国大概是6万亿美元左右去年,中国5.55万亿美元,当然美国对服务的消费会多一点,而我们还在成长过程当中,中国未来是毫无疑问的全球第一大市场。所以所谓“内循环”,就是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增量,应该是靠国内市场的成长。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出口要存量上要减小,甚至是出口转内销,很多商品转内销是不可能的。比如,中国每年向海外出口的鞋子将近100亿双,衣服300多亿件,转内销回到国内是不可能的,消化不了。所以就是还必须得继续的扩大改革开放。另外在一些进口的产品上,我们也摆脱不了对国外的依赖,比如说石油,还有一些能源铁矿石等等。该进口的还得进口。

  所以说既要重视内循环,也要重视双循环,还是要继续扩大改革开放,哪怕是遇到一些贸易保护主义,出口受阻,哪怕把厂子开到海外去,也要扩大改革开放。但是未来市场的增量,可能更多在国内,而国外的贸易顺差会逐年地降低。

  2015年,我们的经常项目顺差创历史新高,是5500亿美元,然后逐步回落到4500亿美元,现在稳定在4000亿美元左右这么一个水平,我们认为这个趋势还会持续,持续到比如2030年,有可能达到一个贸易平衡。所谓贸易平衡什么意思,贸易平衡就是顺差是零,这个是个历史规律。英国在工业化过程当中一开始也是巨大的经常项目出口的顺差,后来变成平衡,然后变成逆差;美国在工业化过程当中也是巨大的贸易顺差,然后随着服务业占比的增加,制造业占比的降低,产业的外移,那就变成经常项目的贸易平衡,然后也就贸易逆差或者赤字,那中国的话早晚也要走过这个长期顺差的这么一个过程,到贸易平衡,然后再到有可能是逆差的这么一个情况。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中国国内市场的成长空间是足够大的。目前来看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只有4亿人,那换句话说,剩下的那10亿都是中低收入群体——如何把中低收入群体变成中等收入群体?如果我们能够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断地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话,那么中国市场未来的成长空间更大。

  所以中国内循环为主体是有基础的,但是对外开放还是要坚持,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

  三、中国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

  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虽然处于总量上加快恢复的趋势中,但结构上也有明显的“不平衡”。

  短期的经济恢复不平衡,首先是疫情受控以来,需求的恢复滞后于供给。中国是全球率先复产复工的,现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复产复工率超过99%了,但是需求远远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的增长水平。

  供给本身的也有不平衡,就是服务业的恢复滞后于制造业,这个是很大的问题。2019年我们制造业的占比是27%,服务业占比是53%,如果服务业的恢复滞后的话,那经济恢复的可持续性还是有问题的。

  从需求面来看的话,可能不平衡的情况更加严峻一些,主要是投资的恢复和出口的恢复比较快,而消费的恢复比较慢。

  其中投资比较快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拉动。房地产投资8月份跟去年同比大概12%左右的增长。1到8月份的累计房地产增速是4.6%。那这个房地产投资,到底还能不能够长期和持续地快速增长呢?从房地产商拿地的速度、融资情况、居民购房热情消耗来看,可能到四季度的时候就会达到一个增速的顶部。

  基建投资可持续性有多强呢,有可能持续到比如明年上半年。今年地方专业债3.75万亿,加上银行配套资金总额可能八、九万亿,可以持续个一年半载了,但是长期来看可持续性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可投资的项目,二是有没有钱。从项目来看的话肯定是越来越少,经过几十年的投资,东部的“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都已经饱和了,虽然从理论上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有很大的空间、从物理空间上西部也有基础设施投资空间,但是作为经济项目来选择,真正能够提供稳定现金流回报的,越来越少了。从财政资金看,疫情期间支出增减,收入减少,也不能长期支撑基建投资的高增长。

  今年除了投资高增长,连出口都超预期高增长,出口从二季度就变为正增长,七、八月份都是按人民币计价都是10%以上增长。为什么出口会超预期的增长呢?一是我们率先复产复工,填补了国外的供应缺口,二是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很多发达国家为了稳经济都执行了大量的刺激消费计划,给老百姓发钱刺激消费,因而也刺激了中国的出口。所以就是海外对消费的刺激,加上中国供应链的率先恢复,双方合力,促成了今年中国出口的高增长,这个高增长还可以继续持续,持续到四季度没问题。

  总之,靠房地产投资拉动,靠基建投资拉动,靠出口拉动,长期都很难持续,真正的增长应该依靠的主力是消费。而恰恰消费的恢复,最近这几个月都低于预期。6月份的话很多人认为消费有可能变成正增长,结果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5月份的-2.8%,只涨到了6月份的-1.8%,还是负增长。7月份大家以为是正增长,结果7月份是-1.2%,还是同比负增长。8月份大家认为肯定是正增长了,结果同比只有正0.5%,剔掉物价的影响以后,实际增长还是负1.1%。1到8月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8.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只有23万亿,距离去年全年的41万亿人民币还差17万亿元——后面四个月能够消费17万亿吗?那不可能的,真的后四个月达到这个水平的话,得跟去年同比增长16%才行。也就是说,今年消费有可能是负增长可能已成定局。

  如果今年消费负增长,那还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第一次。去年我们的增长结构中,投资占31%,消费拉动57%,出口拉动11%。今年这个数还没出来,但投资贡献对经济的拉动肯定在80%以上,出口的贡献在2、30以上,消费是负贡献。如果国内消费恢复力度不够,中国经济这个内循环怎么循环的起来,长期的增长怎么能够可持续呢?这是个大问题。

  到底是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经济恢复不平衡的状况呢?毫无疑问是疫情的影响了。但是疫情影响下为什么投资可以高增长?因为是我们在稳投资方面有独特的体制优势和决策优势。今年主要是3.75万亿的地方专用债对基建投资的推动力度比较大。假设换一种思路,比如说不是用3.75万亿的专项债搞投资,而是把3.75万亿给老百姓发钱,给中低收入者,比如给6亿人均月收入只有1000块钱的人口发钱,能不能通的过?在中国的当前这个决策体制和决策模式下,恐怕很难通。

  很多的学者、决策部门都认为给老百姓发钱是“打水漂”了,修了桥、修了路、修了大楼,才看得见摸得着,既增加供给又增加需求。这种看法对不对呢?大家可以自己去评判,有自己的看法,我只是把这样的事实摆出来。在中国通过一项3.75万亿的投资很容易,但通过给老百姓发钱刺激消费几乎是不可能。这是决策观念、决策体制问题。当然,欧洲和美国也有它的问题,欧洲、美国说决定给老百姓发钱很容易,发个几万亿美元没问题。但特朗普说搞个万亿美元的基本建设投资,提了几次都无疾而终。美国没有那个决策体制,他怎么去搞投资?他也没有一套报项目、选项目、审项目、上马项目的决策机制,尽管欧洲、美国的很多基础设施已经老化了,但是他们的决策体制通不过这样的基建投资提案。

  不管什么原因,消费增长的滞后,与我们提的内循环主体的、靠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是不符合的。所以如何改变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增长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这是我们下一步政策要考虑的一个重点。

  当然,除了短期疫情恢复的不平衡,需要重视的是,中国经济有可能也会像在过去十年出现长期增长的不平衡。从产业上来看的话,未来的经济增长一定是新经济的增长,这个是别无选择的选择。新经济的增长,它跟过去四十年增长的普惠性不一样了,不能期待在西部或者中部某个小城市出现一个阿里巴巴,或者出现一个字节跳动。所以过去十几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不平衡体现在少数产业的增长,少数地区的增长,少数人口的增长,如果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别无选择地是这样不平衡的增长,将带来哪些影响呢?

  以上观点,供大家批评讨论,谢谢!

  以下为问答互动:

  问:如何看待目前的股市情况?有没有可能涨到3400点

  滕泰:预测中国的股市点位的跟算卦差不多,但是如果算卦的话,只算一个3400点的话,那目标也太小了,中国的股市这十年都没怎么涨,要涨的话肯定会超过3400点。股市必须得更好地反映经济增长的情况,在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经济率先复产复工,可能是全球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大国经济。虽然有很多不平衡性,总体来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恢复的趋势。一季度是负6.8%大家知道,二季度是正3.2%,那么三季度总量有可能到5%以上,四季度更快,有可能搞到7%以上。明年一季度跟今年一季度比的话,同比增长可能到12%以上。从货币供应来看的话,M2的增速这些年一直是偏紧的,现在到了10%以上,所以M2增速货币供应相对这个宽松的程度,我觉得也能保持到明年一季度。

  所以,虽然点位又不好预测,总体还是要乐观一点。

  问: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看待房地产市场?看到有观点认为以后不应该将房产作为资产配制,您如何看待?

  滕泰:房价的变化一般受到土地供应的因素,人口城镇化的因素,居民收入的因素,房地产金融的因素,还有资产配置因素等这五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从居民收入来看,房价永远跟居民收入正相关,居民收入涨得快房价就涨得快,居民收入如果增速回落,那房价也涨得快,今年居民收入增速比往年显著回落,不支持房价上涨。

  第二个城镇化,或者是人口迁徙,澳洲、新西兰、包括中国过去几年过去房价涨得都不错,全是因为人口。每年百分之一点几的人口进城市,总量上它会支持房价的上涨,现在看人口进城市的速度会放缓,可能未必支持房价的上涨。

  房地产金融现在来看是受控的;土地供给方面,可能今年、明年大家会看出来其实是增加的;最后一个资产配置因素,房价涨的时候大家都去买房子,这是一个正向因素,房价不涨了,大家就不买了,是个负向因素。

  所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的话,我觉得中国现在再去把配置房产作为一个投资肯定不再是好时候,但是也不排除局部的某些区域的房价还会持续上涨,比如像大湾区的地区,经济有活力,教育、文化环境也都在改善,但是珠海、中山、佛山、汕头,这些地区房价相对于长三角的无锡、苏州要低很多,类似于这样地区还是可以关注的。

  问:您觉得目前应该降息,但是有观点认为穷人更在乎利息收入,您怎么看待呢?

  滕泰:大家都在乎利息收入,但是如果全社会平均利润率都在下降,利息从哪里来呢?降息是个宏观决策问题,既刺激消费,又刺激投资。1到6月份的时候,居民储蓄存款增加了9万亿人民币,因为大家对未来感觉到不安全,花钱的地方太多,收入在降低,所以边际消费倾向在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降息就是鼓励储蓄,那么消费起不来;消费起不来,经济循环不起来,内循环不行,那就业不行收入也必然受影响,经济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所以疫情冲击下个各国都大幅降低了利率。

  问:前一阵子一个演讲当中提到了说美国制造业占比虽然只要有11%,但是如果加上生产性服务业,就占到美国经济总量超过60%了,美国仍然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对于这个观点,您是怎么看的?

  滕泰:

  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环节的产值在GDP中占比下降相似,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越来越发达,生产制造环节产值在经济中占比下降与制造业的重要性并不矛盾。正如年勇先生演讲中所述,在美国占经济总量81%的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最近几年已经提高到48%左右,因而美国的制造业占比实际达到60%左右。所以,一方面单纯生产环节体现的制造业产值占比下降,另一方面与生产环节相关的服务业产值却迅猛增长。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确从来没有放弃制造业,虽然美国制造业在GDP占比仅为11%,但美国仍然是制造业强国。同样,虽然德国、日本制造业占比仅为20%左右,这些国家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其实都很强大。

  不过,“生产性服务业”这个概念也很值得讨论一下,比如,美国的苹果公司,是不是为中国的手机组装车间服务的?微软公司,是不是为那些使用windows的制造业工厂服务的?耐克公司没有工厂只有研发、设计、品牌、渠道和管理,那耐克也是为他在中国、印尼、墨西哥的加工厂服务的?还有特斯拉总部是为上海的制造厂服务的吗?到底谁是价值创造的主体?谁为谁服务?

  答案是,苹果公司的研发、设计、品牌创造了价值(客户消费的主要也是这些价值),大量制造业都想为苹果公司服务;耐克的研发、设计、品牌、渠道创造了价值,大批制造企业都行为它代工服务——那些用研发、设计、品牌、渠道、管理创造价值的现代服务业,不是为制造业服务的;恰恰相反,制造业为他们服务,在苹果、耐克等完成了价值创造的80%以上之后,制造业只是完成剩下的20%的硬件价值来提供一个载体。

  我们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没有错,但是制造业的重要性既不体现在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上,也不体现在所谓“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上,而是体现在那些能够独立创造研发、设计、品牌、流量、体验等“软价值”的现代服务业的规模上——这些现代服务业所引领的技术越发达、社会分工越细、产值越大,单纯制造环节的产值在GDP中的占比有可能就会越来越低。

  制造业占比降低,但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并不低,只是服务业的规模超过了制造业的规模。历史上,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发展虽然压低了农业的占比,但并没有损害农业的增长,而且工业技术还推动了农业的产出增长;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文化娱乐产业、新零售、新金融等行业的快速成长,还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服务业的技术进步,虽然压低了制造业的占比,但并不曾损害过制造业的增长,而且这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制造业产值的提高。

  问:最后一个问题,国内当前比较关注消费低迷的趋势,您觉得造成消费低迷的原因是什么,除了降息还有什么其他的措施建议吗?

  滕泰:消费受到很多的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疫情,疫情是造成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疫情受控了,社会秩序恢复了,消费为什么还不恢复,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同时,美国的疫情还没有控制住,每天新增加病例几万人,但美国的消费6月份就正增长了,8月份又创新高,这个是怎么回事?

  疫情改变了很多东西,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受损失,人们收入的减少,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增加,所以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了。如果没有一个外部变量来打破,它很难靠自身的力量回到之前那种增长。那么,这个外部变量到底是什么?能不能有呢?短期能影响消费的主要就是利率和收入,收入除了工资收入,还有财产性收入。不论从哪里着手,都应该在稳消费上多花点资源和工夫了。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VR看房
房贷和税费

等额本息

月供0(0年)

总价15万

首付0万(3成)

贷款0

利息0

还款总额0

等额本金

首月0(0年 递减0元/月)

总价15万

首付0万(3成)

贷款0

利息0

还款总额0

贷款额:
贷款期限:
商贷利率:
万元
税费计算
  • 满两年
  • 不满两年
  • 满五唯一
  • 首套
  • 二套
  • 0元契税:
  • 0元增值税:
  • 0元个税:

合计0元

地理位置
  • 交通
  • 商业
  • 教育
  • 医疗
街景地图
附近房源
切换模板 发布房源 中介入驻 网站客服 返回顶部